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征战生活和内心情感。开篇“万骑下青海,三军赋紫荆”展现了壮阔的军事场面,数万骑兵从青海出发,三军将士在紫荆关集结,准备征战。接着,“浮云朝出塞,细柳夜归营”写出了边塞的变幻无常,浮云般的生活,早晨出征,夜晚回到营帐,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汉剑繁星坠,胡笳落月惊”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场的惨烈,汉朝的剑光像繁星坠落,胡人的笳声在落月时响起,令人心惊。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将士们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千金投笔吏,百战弃繻生”则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精神,即使是文官也能投笔从戎,历经百战,甚至不惜抛弃生命。这种无畏的精神让人动容。
“骏骨凄烽火,雄心老甲兵”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骏马在烽火中倒下,将士们的雄心壮志也在长期的征战中逐渐消磨。这两句写出了战争对人与马的摧残。
结尾“长堤遍芳草,何处识咸京”则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长堤上芳草萋萋,但他们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咸阳。这种思乡之情与前面的征战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将士们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将士的英勇与思乡之情,既有壮阔的场面,也有细腻的情感,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