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访梅约李提刑李参政八客分韵得尔字
荒烟散牛羊,落日下城市。
天寒万木脱,岁晏群动弭。
西郊有孤芳,独唤春事起。
幽光耿参月,清艳明野水。
欲开未开时,似语不语意。
或疑春较迟,的皪尚霜蕊。
谁知春风心,浑在阿堵里。
洞霄逍遥公,九陇花月使。
领客居上头,蹇予亦婪尾。
颇怀去年游,岁月如许驶。
悠悠竟何成,总被物化使。
索酒浮大觥,歌商曳穷履。
真意浩无穷,作诗聊复尔。
天寒万木脱,岁晏群动弭。
西郊有孤芳,独唤春事起。
幽光耿参月,清艳明野水。
欲开未开时,似语不语意。
或疑春较迟,的皪尚霜蕊。
谁知春风心,浑在阿堵里。
洞霄逍遥公,九陇花月使。
领客居上头,蹇予亦婪尾。
颇怀去年游,岁月如许驶。
悠悠竟何成,总被物化使。
索酒浮大觥,歌商曳穷履。
真意浩无穷,作诗聊复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寻梅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四句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冬日萧瑟的景象:荒烟中牛羊散落,夕阳西下,树木凋零,万物沉寂。这里通过"荒烟"、"落日"、"天寒"等意象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接着笔锋一转,在西郊发现一株孤傲的梅花,仿佛独自唤醒了春天的气息。"幽光"、"清艳"等词生动表现了梅花在月光和野水映衬下的风姿。"欲开未开"的描写更是传神,把梅花含苞待放的神态比作欲言又止的样子。
中间部分通过设问引出思考:有人觉得春天来得太慢,但谁能想到春意早已蕴含在这花苞之中呢?这里用"阿堵"(这个)代指花苞,说春风的心意都藏在这里,构思巧妙。
后段写诗人与友人赏梅的情景。"洞霄逍遥公"指隐士,"花月使"形容爱花之人。他们结伴游赏,饮酒作诗,但想到去年同游的时光已逝,不禁感叹岁月飞逝,人生短暂。
最后以豪饮高歌作结,说虽然人生短暂,但此刻的真情实意却是无穷的,写诗只是为了记录这份感动。全诗在萧瑟中见生机,在感慨中显豁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