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岁除啸麓约同书衡年伯治芗嘿丈释龛游西山循往例也余与嘿释先返日尚未晡晤杜盦祗庵于省中并记所语

西山洽比如家人,岁腊与君必一至。
当时发兴偶然耳,已被人间传故事。
今年命俦得五六,亭午轻车犯寒吹。
连塍无雪千枝髡,饭后闻钟初入寺。
池冰龟坼微流澌,墙竹盈盈尚交翠。
大悲海棠亦槁立,参砌桬椤具禅味。
长安回望隔烟尘,但验腾腾识天醉。
吾侪庶几世所遗,苦爱荒寒起山睡。
清景一瞥正非瞥,去住谈锋皆可记。
中朝兴公工打折,虺瓦有人嗔乐器。
青山官府两无求,却为钱神趣归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在岁末游西山的闲适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全诗语言平实,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四句写游西山的传统:作者和朋友像家人一样亲密,每年腊月都会来西山游玩。最初只是偶然兴起,如今却成了被人传颂的雅事。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冬日山景:五六好友中午冒着寒风乘车而来,田野没有积雪,树枝光秃秃的。饭后听到钟声进入寺庙,看到池面结冰裂开细缝,墙边的竹子依然青翠。大悲殿前的海棠干枯挺立,石阶旁的桬椤树(菩提树)充满禅意。回望长安城被尘雾阻隔,只看到朦胧的天色。

后八句抒发感悟:我们这些人像是被世人遗忘,偏偏喜爱这荒凉寂静的山景。清幽的景色虽然匆匆一瞥,但谈论的话题都值得记录。朝中有人擅长打击异己("打折"暗指排挤),连瓦片上的蛇纹都像在嗔怪乐器声(暗讽官场喧嚣)。我们既不求官职也不求山水,却因为钱财俗事不得不匆匆返程。

全诗通过对比:山寺的宁静与长安的喧嚣、自然永恒与人事纷扰、清高志向与现实妥协,展现了文人雅士在世俗与超脱间的矛盾心理。最打动人的是"青山官府两无求"这句,道出了知识分子对纯净自然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疏离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