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废弃的练兵场,通过今昔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传达出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写实景:练兵场旁的古松依然挺立,但东边破墙突然尘土飞扬,暗示这里早已荒废。一个"惊"字带出突然感,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尘土扬起。
中间四句虚实交错:黑蜂在锄头下飞窜,既写实又暗示死亡威胁;白骨托梦的描写,让废弃的练兵场顿时有了灵异色彩。草地依然宽阔,似乎还能看见当年千军万马的雄姿,战鼓声仿佛还在空中回荡,但眼前只剩下一座孤坟。这种现实与幻想的交织,产生强烈的时空错位感。
最后两句点出历史真相难寻:关于墓主是钱姓还是马姓的传说众说纷纭,连墓碑都找不到,更无法证实这些传闻。这种对历史真相的追问,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沉。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一组蒙太奇镜头:荒草、古松、黑蜂、白骨与想象中的千军万马不断切换,最后定格在无名的坟冢上。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画面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再辉煌的过去,最终都可能被时间湮没,连真相都难以追寻。这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