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柳

池水如明镜,杨枝是细腰。
宅边宜有此,花外不堪飘。
昔在长杨苑,因风拂灞桥。
桥西几攀折,今日抚柔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杨柳依依的柔美画面,同时暗含时光流转的感慨。

开头用"池水如明镜"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将杨柳比作"细腰",赋予柳枝婀娜的人情味。诗人认为杨柳最适合种在宅院边,既能欣赏它的美,又不会让柳絮乱飞扰人,体现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观察。

后四句转入回忆:曾经在皇家园林"长杨苑"见过杨柳,也见过它们在灞桥随风轻拂的样子。"灞桥"是古人送别的地方,柳枝常被折下赠别,所以诗人说"几攀折",暗示这些柳枝见证过许多离别。而如今他轻抚柔嫩的柳条,既有对往事的怀念,也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淡淡惆怅。

全诗妙在将杨柳的柔美与人生的变迁自然结合,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昔"与"今日"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温柔画面下的时光重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