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

早得安心法,柴门岂浪开。
发长难剪雪,衣故不容埃。
屈指僧中腊,寻思云外来。
恐伤虫蚁乐,常诫坐莓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心寡欲、慈悲为怀的老和尚形象,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哲理。

首联"早得安心法,柴门岂浪开"说老和尚早已参透修心之法,他的柴门不会随意打开。这里的"柴门"既是实指简陋的居所,也暗示他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态度。

颔联"发长难剪雪,衣故不容埃"用两个生动细节:白发像积雪般难以修剪,旧衣却一尘不染。既写出老僧的年迈清贫,又展现他严于律己的修行。

颈联"屈指僧中腊,寻思云外来"通过数着出家年头和遥望云外的动作,表现老僧超脱世俗的时间观和空间感,暗示他修行日久、心境高远。

尾联"恐伤虫蚁乐,常诫坐莓苔"最见慈悲心肠:怕伤害小虫蚂蚁而不忍心坐在青苔上。这种连微小生命都细心呵护的温柔,正是佛家众生平等观念的生动体现。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僧的粗布袈裟一样朴素,但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温柔。诗人通过柴门、白发、旧衣、青苔等日常事物,让我们看见一位真正修行者的模样——物质极简,精神却无比丰盈。最打动人心的,是那份对蝼蚁都心怀慈悲的温柔,这种生命态度在今天尤其珍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