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其二

百粤三吴山水长,孝陵翘首哭秋霜。
宵衣定鼎思当日,汗血开疆迈昔王。
雨过鹧鸪啼寝殿,夜残鼯鼠走雕梁。
明禋衮职今何在,松柏萧条总可伤。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秋怀 其二》,是一首借秋天景色抒发对明朝灭亡的哀思之作。诗人通过描绘南京明孝陵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前朝的怀念和伤感。

首联"百粤三吴山水长,孝陵翘首哭秋霜":诗人站在广阔的江南山水间,遥望明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在秋霜中为明朝的覆灭而哀伤。"哭秋霜"既是实写秋天的寒霜,也暗喻明朝灭亡的肃杀气氛。

颔联"宵衣定鼎思当日,汗血开疆迈昔王":回忆朱元璋当年勤政("宵衣"指天没亮就起床办公)、建立明朝的功业,赞扬他开疆拓土的功绩超越历代君王。这里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眼前的衰败,强化了伤感情绪。

颈联"雨过鹧鸪啼寝殿,夜残鼯鼠走雕梁":具体描写孝陵如今的破败景象。雨后鹧鸪在陵殿中啼叫,深夜鼯鼠在雕梁上跑动,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皇家陵园的荒芜。鹧鸪啼声在古诗中常象征哀愁,更添凄凉。

尾联"明禋衮职今何在,松柏萧条总可伤":直接抒发感慨,质问当年祭祀的礼仪、官员的职责都去哪了?只见松柏凋零,令人感伤。"衮职"指高官显爵,暗示整个明朝官僚体系都已不复存在。

全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1. 今昔对比强烈,用昔日辉煌反衬今日凄凉
2. 选取典型意象(鹧鸪、鼯鼠、秋霜、萧条松柏)营造哀伤氛围
3. 情感层层递进,从遥望到回忆,再到近观,最后直抒胸臆
4. 借景抒情,将对故国的思念寄托在陵园景物描写中

这首诗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悼念一个王朝的灭亡,更是通过具体可感的景象,让读者体会到历史变迁的无情和人事全非的苍凉。即使不了解明朝历史的读者,也能从"鹧鸪啼""鼯鼠走"这些生动画面中,感受到诗人面对废墟时的深切哀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