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潮行别朱公子簪原

春潮初涨曲江边,游子乘来申浦船。
水上桃花新带雨,城头柳色正含烟。
主人邂逅忻相见,邀我南楼启欢宴。
黍酒倾馀绿玉盘,芹羹汎作黄金线。
逡巡入夏归去迟,宛如家室相因依。
林鸠唤妇循檐下,海燕携雏出幕飞。
长帆欲挂转铁鹿,将向江头别朱穆。
几行愁雨为君倾,一曲离歌倩谁续。
嗟君家世本画轮,联翩华阀传来新。
伊予何幸托杵臼,庑下定交如有神。
吴淞东去极海涘,一望钱塘正瀰瀰。
他日相思欲寄书,但看西陵暮潮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温暖的友情和依依不舍的离别场景,画面感很强,情感真挚动人。

上半部分(春景与相遇)
开篇用春天的江景铺开画卷:曲江边春潮初涨,诗人乘船来到申浦(今上海一带)。水边的桃花带着雨滴,城墙边的柳树笼罩在薄雾中,这些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一幅水墨画。
接着写与朱公子(簪原)的偶遇:主人热情相迎,设宴款待。宴席上有碧绿的酒、金黄的芹菜羹,色彩明丽,显得宾主尽欢。诗人甚至逗留到夏天,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屋檐下斑鸠成双,梁间燕子带着幼鸟飞翔,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

下半部分(离别与情谊)
离别总是来得突然:长帆即将升起,船头的铁锚(铁鹿)收起,诗人要与好友朱穆(借指朱公子)分别。这时连天公都不舍,落下"愁雨",离别的歌声更添伤感。
最后升华友情:诗人感慨朱公子出身名门("画轮""华阀"指贵族车驾和显赫家世),而自己却能与他像普通人一样结下深厚友谊("托杵臼"用典故比喻平凡之交)。想象未来隔着钱塘江的思念,只要看到西陵(今杭州萧山)的晚潮,就会想起对方——潮水成了友情的象征,余韵悠长。

亮点与情感
- 自然与情感交融:桃花、柳烟、夏日的鸟雀,这些景物始终伴随着人情,让离别不显沉重,反而充满诗意。
- 平凡中的珍贵:诗人强调自己与贵族公子的友谊超越身份差异,显得纯粹动人。
- 潮水的意象:开头春潮、结尾暮潮首尾呼应,潮水既是眼前景,又暗喻情感的起伏与绵长。

全诗像一封写给友人的手札,记录相遇的惊喜、相处的温馨,以及离别时"天涯若比邻"的承诺,读来亲切自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