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舟行集字 其四

初地偏馀去日悲,亭皋露满摘江蓠。
重登梵阁归鸦集,愁对河桥野照移。
卧客三湘频话别,开襟孤屿强题诗。
鱼书泪尽双文约,积雨空阶有鬓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萧瑟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人生感慨。

开篇"初地偏馀去日悲"直接点明主题:在这个初次到访的地方,却因即将离别而感到悲伤。"亭皋露满摘江蓠"描写水边亭台结满露珠,诗人采摘江蓠(一种香草),暗示时间已是深秋。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进一步渲染愁绪:重登佛寺看到归巢的乌鸦聚集,对着河桥野外的落日余晖感到忧愁。这里"归鸦"与"野照"形成鲜明对比,凸显诗人的孤独。接着回忆与友人在三湘地区(湖南一带)的多次话别,如今独自在孤岛上勉强题诗抒怀。

最后两句最为动人:书信写尽泪水,却难以兑现与爱人的约定;连绵秋雨打在空荡的台阶上,映照着诗人斑白的鬓发。这里"双文"可能指代爱人,"鬓丝"暗示岁月流逝,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完美融合。

全诗以秋景写愁情,通过露水、归鸦、落日、秋雨等意象,层层递进地表现了漂泊之愁、离别之苦和岁月之叹。语言虽含蓄但情感真挚,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惆怅。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