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舍人宅筵上有妓唱和州韩舍人歌辞因以寄

良宵竹丝偶成欢,中有佳人俯翠鬓。
白雪飘颻传乐府,阮郎憔悴在人间。
清风朗月长相忆,佩蕙纫兰早晚还。
深夜酒空筵欲散,向隅惆怅鬓堪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江舍人宅邸举办的夜宴场景,通过音乐、美酒和人物情态,传递出欢乐与惆怅交织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写夜宴的欢乐氛围:美好夜晚里,竹制乐器奏响,大家偶然相聚尽兴。席间有位佳人低头整理发饰,暗示宴会的风雅。三四句用对比手法:歌妓唱着韩舍人创作的飘逸乐曲("白雪"比喻高雅音乐),但真正的才子(阮郎代指韩舍人)却在人间过得失意憔悴。

五六句转为抒情:清风明月的景致让人长久怀念,借"佩戴香草"的意象,表达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归隐的愿望。最后两句突然转折:深夜酒尽宴散时,有人独自对着墙角黯然神伤,鬓发都要愁白了——在热闹过后,突然流露出人生失意的孤独感。

全诗就像用镜头记录的夜宴片段:开始是欢快的广角镜头(宴会全景),然后特写佳人和音乐,突然镜头转向落魄文人,最后定格在宴散后的孤独身影。这种从热闹到寂寥的强烈反差,正是唐代文人聚会时常见的情感模式——表面纵情享乐,内心却藏着怀才不遇的苦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