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曲贵州其二

北登鸡公背,南望象鼻岏。
相逢试相问,往来定谁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贵州关岭地区的所见所感,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北登鸡公背,南望象鼻岏"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照:往北爬上有公鸡背形状的山坡,往南能看到像大象鼻子一样的山崖。这两个比喻特别接地气,把贵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写得活灵活现。

后两句"相逢试相问,往来定谁难"突然从写景转到写人。就像现在驴友在山里碰面会闲聊一样,作者和路人互相打听:你觉得从哪条路走更难啊?这句简单的问话特别真实,让人仿佛看到古代旅行者拄着竹杖在山路上擦肩而过的场景。

整首诗妙在把"行路难"这个老话题写出了新意。没有直接抱怨山路难走,而是通过两个生动的山形比喻,加上路人之间的日常对话,就让读者感受到贵州山路的险峻。就像现在发朋友圈配张爬山照片,再加句"今天又征服一座山头",所有驴友都能会心一笑。这种用生活化场景表达深刻感受的手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