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兰亭觅王右军辈四十君流觞处一首
晋家上巳修禊筵,高会兰亭曲水边。
流觞取醉惜红日,四十一公情快然。
长湖高岭各游目,寄傲林丘成好篇。
当时俯仰巳陈迹,一日潇洒今千年。
镜湖五月开紫莲,寻幽独扣清风舷。
泠泠万籁吹远天,青山碧水争蜿蜒。
云中飞盖弄芳霭,柳下携壶坐绿烟。
行行披草拂残碣,寂寂看花怀昔贤。
石桥东跨古流水,酌之聊以怡心颜。
归来明月待兰渚,照我知章酣醉眠。
流觞取醉惜红日,四十一公情快然。
长湖高岭各游目,寄傲林丘成好篇。
当时俯仰巳陈迹,一日潇洒今千年。
镜湖五月开紫莲,寻幽独扣清风舷。
泠泠万籁吹远天,青山碧水争蜿蜒。
云中飞盖弄芳霭,柳下携壶坐绿烟。
行行披草拂残碣,寂寂看花怀昔贤。
石桥东跨古流水,酌之聊以怡心颜。
归来明月待兰渚,照我知章酣醉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兰亭追寻古人雅集足迹的所见所感,通过古今时空的交织,展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与情怀的永恒追求。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历史回望(前六句)
诗人开篇用"晋家上巳"点出东晋王羲之等41位名士在兰亭曲水边饮酒赋诗的盛况。他们通过"流觞"(酒杯顺水漂流)的游戏饮酒作诗,在山水间纵情欢乐,留下了传世名篇。这些画面虽已成过往,但那份潇洒自在却穿越千年依然鲜活。
2. 当下寻幽(中间八句)
镜头转到诗人当下的探访:五月镜湖紫莲盛开,诗人独自乘着小船,在清风中聆听自然的天籁之音。青山碧水蜿蜒曲折,云雾中仿佛还能看到古人车盖的影子。他拨开草丛寻找残存的石碑,在花丛中默默追忆先贤。最后走到石桥边,学着古人的样子取水畅饮,感受心灵的愉悦。
3. 古今交融(末两句)
归程时明月已升,照在长满兰草的水边。诗人想象自己像唐代诗人贺知章(知章)一样醉卧在这片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土地上,实现了与古人的精神共鸣。
全诗巧妙地将历史典故与现实游历结合,通过"流觞""残碣""石桥"等具体物象,把抽象的怀古之情变得可触可感。诗中"青山碧水""紫莲""绿烟"等明丽色彩,配合"泠泠万籁""云中飞盖"等动态描写,营造出既清新又悠远的意境。最终传递出:虽然时代变迁,但文人寄情山水、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永远不会改变。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