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花鸟图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花:一枝带着露水的碧桃斜倚在青翠的竹枝上("琅玕"指美竹),就像雪后玄都观里盛开的桃花。这里用"雪后看"形容桃花的洁白纯净,又暗用"玄都观里桃千树"的典故,让画面既真实又富有诗意。
后两句写鸟: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对野鸟("锦鸠"指羽毛华丽的斑鸠),站在花枝上鸣叫,仿佛在呼唤春雨,而初春的寒意还未褪去。"唤雨"二字特别巧妙,既写出鸟鸣的清脆,又暗示春天万物期待雨露滋润的生机。
全诗最妙的是动静结合——静止的花枝与活泼的鸟儿形成对比,露水的晶莹、竹枝的翠绿、桃花的粉白、鸟羽的斑斓共同构成鲜活的色彩搭配。诗人通过"倚"、"飞"、"唤"、"立"这些动词,把一幅静态的画作写得生机盎然,仿佛能听到鸟鸣,感受到初春微寒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