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范蠡湖的美丽传说,用简单生动的画面勾起读者想象。
前两句"少伯曾居此,螺纹吐綵丝"说的是范蠡(字少伯)曾在这里居住,湖水波纹像丝绸一样柔美。"螺纹"形容水波一圈圈的纹路,"綵丝"则让人联想到五彩斑斓的丝绸,把平静湖面写得既动态又华丽。
后两句"一奁秋镜好,犹可照西施"更有意思。诗人把秋天的湖面比作梳妆镜("奁"是古代女子的梳妆盒),说这面镜子现在还能照见西施的影子。这里用了范蠡和西施的爱情传说,西施是古代著名美女,范蠡助越王勾践复国后,传说带着西施隐居江湖。诗人不说湖有多美,而是说"能照见西施",让读者自己想象:连大美女的影子都能映照的湖水,该有多清澈动人啊!
全诗短短20个字,把历史典故、自然美景和浪漫传说完美融合,用"照镜子"这个日常动作,让千年传说变得亲切可感。最妙的是最后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我们虽然看不到西施,但看着同一片湖水,仿佛能和古人共享那份美好。
张尧同
张尧同,秀州(今浙江嘉兴)人,仕履未详。清《四库总目提要》据诗中有咏潘师旦会景亭、赵衮赵老园,定为宁宗以后人。著作已散佚,仅流传《嘉禾百咏》一卷。张尧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所收《嘉禾百咏》为底本,校以影印《宋元方志丛刊》所收《至元嘉禾志》卷三一,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