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吟

夕阳欲落还未落,垂杨拂地东风恶。
东风虽恶还有情,岁岁能令芳草生。
草生满地绿侵衣,时见阶前蛱蝶飞。
却怪东风无气力,春深不解动芳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对生命力的感叹和一丝淡淡的惆怅。

前两句写夕阳将落未落的黄昏时刻,杨柳枝条垂到地面,东风猛烈地吹拂。"东风恶"看似在抱怨春风太强,但第三句马上转折:虽然风大,但它是有情的,因为每年都能唤醒小草生长。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春风写成有情感的生命使者。

接下来画面转向地面:新生的绿草铺满大地,草色甚至染绿了行人的衣裳,台阶前不时有蝴蝶飞过。这些充满生机的意象组成一幅动态的春景图。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反而责怪起春风"没力气",因为到了深春时节,本该更灿烂绽放的花朵却迟迟不见动静。这种看似矛盾的抱怨,其实透露出诗人对春天更浓烈生机的期待,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微妙感伤。

全诗像一组镜头,从夕阳、杨柳拍到青草、蝴蝶,最后落在未开的花朵上。表面写景,实则通过"东风"这个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界循环往复的生命力的赞叹,也暗含"春天虽好却总有遗憾"的人生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细腻,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观察春天时的类似体验。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