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辛卯八月望日遣祀文信国因赋

宋祚日益微,北元恣凭陵。公归在田野,奋出罔顾身。

无乃扶纲常,忍视大厦倾。累陈备禦策,宰执以迂称。

皋亭时见留,间关度仪真。幸而脱虎口,饥食馀糁羹。

乘舻潜入温,王室图复兴。君亲痛在念,崎岖奔沧溟。

诸镇遍移檄,到处皆元兵。岂无勤王者,势孤力弗胜。

仓卒饭五坡,被执径北平。绝粒乃复苏,哀歌叹零丁。

召见固不屈,岂惮丞相夌。不寝伤国亡,数载拘幽囹。

人生异禽兽,所贵义与仁。公负刚烈姿,持执犹坚真。

慷慨论大义,从容以就刑。精忠贯星日,劲气凌苍冥。

所学圣贤事,诚不愧所生。煌煌照汗竹,名垂万古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号文山)的故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

背景故事 南宋快灭亡时,北方的元朝军队大举入侵。文天祥本来可以安稳过日子,却不顾危险挺身而出。他多次提出救国方案,却被官员嘲笑"不切实际"。后来元军攻到首都,文天祥冒险逃出敌营,一路上靠剩饭充饥,偷偷坐船去温州组织抗元。

英雄的坚持 虽然各地都有抗元力量,但势单力薄。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北京后绝食抗议。元朝皇帝亲自劝降,他宁死不屈,在狱中写下《正气歌》。最终从容就义,临刑前还朝着南方(南宋故土)跪拜。

诗的核心精神 1. 气节比生命更重要:诗中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义与仁",文天祥明知会死,也要坚守忠义。 2. 平凡人也能伟大:他本是个书生,却敢对抗强大元军,说明普通人也能在危难中成为英雄。 3. 精神永存:最后四句说他的忠诚像日月星辰般永恒,名字永远被历史铭记——就像我们现代人说的"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为什么打动人心 这首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饿到吃剩饭""偷偷坐船"这些真实细节,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特别是最后"从容就刑"的画面,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真正的勇气不是喊口号,而是面对死亡时的平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