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竹田西堂无相庵房

懒举话头嫌鼻祖,烧香那肯礼西方。
空房消尽闲心识,日往月来不见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内心清净的修行者形象,语言直白却充满禅意。

前两句"懒举话头嫌鼻祖,烧香那肯礼西方"是说:主人公懒得参与那些深奥的禅宗问答(话头),也不愿像普通信徒那样对着西方烧香拜佛。这里的"鼻祖"指禅宗祖师,"西方"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表现出一种不拘泥于形式的修行态度。

后两句"空房消尽闲心识,日往月来不见长"更妙:在空荡荡的禅房里,所有杂念都消散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却感觉不到时间流逝。这里的"不见长"既是说时间流逝的不知不觉,也暗指修行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自然洒脱的生活态度。主人公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修行,而是在简单生活中获得内心的平静。诗中"懒"和"闲"不是消极的懒惰,而是一种放下执着的智慧。现代人常被各种欲望和焦虑困扰,这首诗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宁来自内心的简单,而不是外界的仪式或形式。

释如珙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预戒于本州广慈院。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隐,继留从痴绝冲。又往太白投天目礼。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