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夜到袁州念九发舟承五台邀邑博陈阳山潘木斋窦益斋临流饯别复遣使送至江滨一律谢之

宜春台下放行舟,酌别多君谩习酬。
三叠阳关歌浩浩,一溪杨柳水悠悠。
君期奋迹三层浪,我仰齐云百尺楼。
脚板此行无障碍,项斯到处说风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袁州(今江西宜春)乘船离开时,朋友们为他饯行的温馨场景。全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前四句描绘送别场景:在宜春台下解开船缆准备出发,朋友们轮流敬酒告别。大家齐声唱着送别的《阳关三叠》,眼前是杨柳轻拂的悠悠溪水。这里用"浩浩""悠悠"两个叠词,既写出歌声的洪亮,又表现溪水的绵长,让离别氛围显得既热闹又带着淡淡忧伤。

后四句转为抒情:朋友们期待我能像鲤鱼跃龙门那样有所成就,而我也向往着登上更高的境界。最后两句最有趣——"脚板此行无障碍"用大白话说就是"这趟走得顺顺利利","到处说风流"则是打趣说要把朋友们的风流美名传遍各地。这种口语化的表达让严肃的离别顿时轻松起来,展现出朋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

全诗妙在把传统送别诗写得既雅致又接地气,既有"阳关三叠""杨柳依依"这些经典意象,又冒出"脚板""说风流"这样鲜活的口语,就像现代人用"一路顺风""给你打call"来表达祝福一样亲切自然。通过这场河边饯行,我们能看到古人送别时既有仪式感又不失真性情的相处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