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白纻歌五首 其二 夏白纻

草萤本质昔已枯,化身今比明月珠。飞君华堂缀交疏,何况贱妾不肖躯。

能歌巧笑工步趋,长眉的皪承清矑。不敢自许众道殊,幸离下土升阶除。

云房别馆如天居,奉君颜色今夕初。秣君驷马豆以刍,醉君吏士人石醹。

愿因微风达区区,昼长夜促乐斯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卑微女子渴望被赏识的内心世界,用夏日萤火虫的比喻展现了她从卑微到闪耀的转变。

开头用萤火虫作比:原本只是枯草般的普通虫子,现在却像夜明珠一样闪闪发光。这暗示女子虽然出身低微,但渴望展现自己的才华。她想象自己飞进华美厅堂,用光芒点缀高贵的居所,表达"像我这样卑微的人也能发光发热"的愿望。

中间部分展现女子的才艺与谦卑:她强调自己擅长歌舞、笑容甜美、步态优雅,眉眼灵动有神。但她不敢自夸,只是庆幸能离开底层,登上台阶接近贵人。这里"云房别馆如天居"的描写,凸显了阶级差距带来的震撼感。

结尾表达奉献之心:她愿意用最好的草料喂马,用美酒招待官吏,希望借着微风传递心意。最后"昼长夜促乐斯须"点明主旨——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暗示要抓住机会展现自己。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卑微者也有高光时刻"的渴望。作者用萤火虫这个意象很巧妙——微弱但执着的光芒,恰如普通人想要被看见的心情。诗中既有"我也能发光"的自信,又有"不敢自夸"的谨慎,真实展现了古代底层艺人的矛盾心理。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