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赞

太虚无云,清镜无痕。
如意举手,花雨缤纷。
契南岳不传之旨,见灵山未散之人。
妙圆体极,即相非真。

现代解析

这首《智者大师赞》用简洁的意象赞美了一位得道高僧的境界,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开篇的纯净画面
"太虚无云,清镜无痕"就像用天空和镜子作比喻——智者大师的心境如同万里无云的晴空般通透,又像一尘不染的明镜般清澈。这里展现的是修行者达到的纯粹状态。

2. 传法的神奇景象
"如意举手,花雨缤纷"描写大师讲经说法的场景:他随意抬手示意,就像触发了一场缤纷的花雨。这里用天女散花般的意象,暗示佛法教诲如同甘露滋润人心。

3. 修行的至高境界
后四句揭示更深层含义:大师继承了南岳慧思禅师(佛教重要传承)的真谛,就像亲见佛祖讲经时的场景。最后点明核心思想——虽然我们能看到大师的外在形象(即相),但这并非终极真理(非真),真正的佛法是超越表象的圆满智慧。

全诗通过"无云晴空→花雨说法→超越形相"的递进,用诗意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智慧不是复杂理论,而是像晴空一样明朗、像花雨一样自然的生活境界。最后提醒我们不要执着表面形式,要领悟背后的精神本质。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