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十三首 其三

君王游豫赏青春,折柳为弮赐侍臣。
莫怪长条低拂地,只缘供扫属车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君王在春天出游的情景。君王欣赏着春天的美景,折下一根柳枝,把它当作弓赐给了身边的侍臣。后两句诗则解释了为什么柳枝会低垂到地面:因为柳枝被用来清扫君王车驾经过时扬起的尘土。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展现了君王的威仪和侍臣的恭敬。柳枝在这里不仅是春天的象征,还被赋予了实用的功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物的巧妙运用。同时,诗中也隐含了一种等级分明的社会关系:君王高高在上,侍臣则要尽心尽力地服侍。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那个春天的场景。它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传达出了深刻的意境。这样的诗词不仅易于理解,还能引发读者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想象和思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