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① 其四
骓渡江,八千从。
非父老是使彼,安识籍与梁。
巴蜀公,缟新城。
奉三老教发帝丧。
义兵若河日以东。
乃知王者,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
蜀公亲历效验明。
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
谁兼不蹄买蹀骢。
击太牢,祀鄹乡。
听叔孙通,徵鲁诸生。
惊礼四公,远来于商。
非父老是使彼,安识籍与梁。
巴蜀公,缟新城。
奉三老教发帝丧。
义兵若河日以东。
乃知王者,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
蜀公亲历效验明。
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
谁兼不蹄买蹀骢。
击太牢,祀鄹乡。
听叔孙通,徵鲁诸生。
惊礼四公,远来于商。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段历史场景,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古代战争、礼教和权力的复杂关系。
首先,诗中提到“骓渡江,八千从”,指的是项羽带领八千江东子弟过江,象征着一支强大的军队。接着,“非父老是使彼,安识籍与梁”,意思是如果没有老一辈的经验和智慧,年轻人很难理解历史和人心的复杂。这里强调了经验和传承的重要性。
“巴蜀公,缟新城。奉三老教发帝丧”描述了巴蜀地区的统治者在新城举行葬礼,遵循老一辈的教诲,体现了对传统和礼教的尊重。而“义兵若河日以东”则描绘了义军如河水般向东进发,象征着正义的力量势不可挡。
“乃知王者,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指出,真正的王者会尊重长辈和礼教,同时也不会忽视功绩和实际的成就。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需要在传统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蜀公亲历效验明。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说明蜀公通过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一点,同时也意识到,真正的猛士在守护四方时很困难,但在进攻时却相对容易。这揭示了守护和平比发动战争更具挑战性。
“谁兼不蹄买蹀骢”一句,暗示了没有人能同时拥有所有的优势,无论是战马还是其他资源,都需要有所取舍。
最后,“击太牢,祀鄹乡。听叔孙通,徵鲁诸生。惊礼四公,远来于商”描绘了祭祀、听政、招募贤才等场景,展现了古代统治者如何通过礼教和智慧来治理国家,吸引远方的人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揭示了古代社会中的权力、礼教和战争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传统智慧、实际功绩和平衡的重要性。它让我们看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领导者在治理国家时都需要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尊重智慧和功绩。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