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与万物合一、心性通透的境界。开头用"山川城郭同一形"比喻外在世界看似不同,实则本质相通;"市人鸦鹊同一声"说人声鸟鸣都是自然之声,暗示众生平等。诗人认为人的身体本就包含万物("吾身本自备万物"),所以外物与自我本无界限。
中间四句是核心哲理:只要内心澄澈("虚彻")且公正,就能明辨是非;遇到事情能自然应对,给事物恰当命名(比如看到花就知道是花)。这是说修心达到的境界——不刻意强求,却能自然通透地理解世界。
最后用袁主人的例子作证:这位修行者住在"神心精舍"(象征心灵殿堂),已经修到能呼风喝雷、震慑鬼神的境界。这里的"叱咤""呵"不是真在施法,而是比喻内心修得足够强大时,外界的纷扰(风雷鬼神象征各种干扰)都能被降伏。全诗用日常景象引出深刻道理,告诉我们:当心灵修炼到一定境界,就能与万物和谐共存,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力量。
李涛
生卒年不详。长沙(今属湖南)人。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