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二首 其二
空庭下疏箔,乐此树荫美。
鸟声相续来,百种皆可喜。
日长少文字,俗事不到耳。
开窗略须夜,月露欣瀰瀰。
颇念闲居乐,感叹投笔起。
吾家老清源(自注:家姑先封清源君。),爱我入(原校:一作深)骨髓。
还家治场圃,唤我共料理。
会同江海去,更欲附船尾。
平生跨款段,不敢废鞭箠。
谁云马中龙,一日有万里。
卜邻吾所知,江晁老兄弟(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七)。
鸟声相续来,百种皆可喜。
日长少文字,俗事不到耳。
开窗略须夜,月露欣瀰瀰。
颇念闲居乐,感叹投笔起。
吾家老清源(自注:家姑先封清源君。),爱我入(原校:一作深)骨髓。
还家治场圃,唤我共料理。
会同江海去,更欲附船尾。
平生跨款段,不敢废鞭箠。
谁云马中龙,一日有万里。
卜邻吾所知,江晁老兄弟(以上《东莱先生诗集》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闲居的惬意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温暖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开头四句写夏日庭院的美景:院子里挂着稀疏的竹帘,树荫下乘凉很舒服,各种鸟叫声此起彼伏,听着就让人开心。这里用"乐此""皆可喜"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愉悦心情。
中间六句写闲居生活的自在:白天不用写太多文章,也没有烦人的琐事打扰。晚上开窗就能享受带着露水的月光。这种悠闲让作者突然感慨,扔下笔想回家。这里"投笔起"这个动作特别生动,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强烈向往。
接下来六句写亲情温暖:作者想到家中长辈(姑母)非常疼爱自己,正在老家打理园子等着他回去帮忙。"爱我入骨髓"用夸张的说法,突出亲情的深厚。
最后六句表达人生追求:作者想坐着小船去江海遨游,虽然平时骑的是普通马(款段指劣马),但只要坚持鞭策也能走远路。最后提到两位姓江、晁的老朋友,暗示向往与知己比邻而居的生活。
全诗用日常景物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生活图景:有自然美景相伴,无俗务缠身,享受天伦之乐,与知己为邻,既能闲居读书,又能自由远行。语言朴实自然,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