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马喻人,表达了对怀才不遇者的深切同情。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开:
首联用"龙媒"(古代对良马的尊称)形容这匹来自西域渥洼水的骏马,暗示它本应大有作为。"羡"字透露出对良驹高贵血统的赞叹,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颔联形成强烈反差:这匹马一生充满豪情壮志("空慷慨"),临终时却孤苦无依。"空"字点明其抱负始终未能实现,道尽英雄末路的悲凉。
颈联用景物烘托悲剧氛围:柔软的青草(暗示生机)与无尽黄沙(象征死亡)形成对比,用"白日长"强化时间凝滞感,仿佛天地都在为这匹骏马哀悼。
尾联笔锋一转,借"中涓"(宦官)寻骏马遗骨献给燕王的典故,暗讽当权者只在人才逝去后才想起他们的价值。最后两句像是无奈的控诉:难道非要等到变成枯骨,才能被掌权者"重视"吗?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生前冷落死后荣"的讽刺。诗人表面上写马,实则影射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普遍现象。我们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对"用人唯生前"这一社会弊病的尖锐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