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西风驱过雁。
问朝昏阴晴,几回经眼。
旧日旗亭,向酒边慵较,夜寒深浅。
彩笔谁题,愁未掩、蛛尘蜗篆。
醉里朱颜,犹是欢逢,鬓霜惊换。
何处嗷嘈丝管。
怕幻出春声,梦缘终短。
咒钵生花,傍绮筵、曾讶岁阑重见。
黍律初吹,还未有、寻芳莺燕。
待动何郎诗兴,番风自转。
问朝昏阴晴,几回经眼。
旧日旗亭,向酒边慵较,夜寒深浅。
彩笔谁题,愁未掩、蛛尘蜗篆。
醉里朱颜,犹是欢逢,鬓霜惊换。
何处嗷嘈丝管。
怕幻出春声,梦缘终短。
咒钵生花,傍绮筵、曾讶岁阑重见。
黍律初吹,还未有、寻芳莺燕。
待动何郎诗兴,番风自转。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中年人在冬日里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欢聚的怀念,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词像一组电影镜头,将现实与回忆交织呈现。
上片开头用"西风驱雁"的画面,暗示季节更替。主人公看着天色变化,想起从前在酒馆里和朋友比酒量、题诗作画的快乐时光。但如今这些场景都蒙上了蛛网灰尘,暗示欢乐不再。最触动的是"醉里朱颜"三句——酒醉时恍惚觉得还是青春模样,可一摸鬓角的白发,才惊觉岁月已偷换了容颜。
下片笔锋转到现实,远处传来热闹的乐声,反而让他害怕——因为这虚假的春意提醒他好梦易醒。接着用"咒钵生花"的典故(传说高僧能让铁钵开花),比喻在年末宴席上强颜欢笑,就像硬要在冬天变出花朵。最后他自我安慰:虽然现在连黄莺燕子都没出现,但等到春风转向时,自然能重新激发写诗的热情。
全词最精彩的是对时间错觉的描写:醉眼朦胧时以为重返青春,摸到白发才回到现实;听到乐曲以为是春天,清醒后知道是幻觉。这种虚实交织的手法,把中年人面对时光流逝时既怀念又无奈的心情,表现得格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