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新设日棚
奇峰突兀升,晨莫多幻状。
群来烛我室,火令方用壮。
谁能待凉秋,坐受骄阳亢。
贫家爱惜费,奇计役心匠。
架木于中庭,从乾取巽向(宅经云从乾向巽名入阴)。
东西墙所限,南北稍通望。
剖竹以为椽,缚绳乃施帐。
卷舒一夫力,自我创新样。
天亦无如何,居然听人抗。
片云风不散,赤日走其上。
但觉昼景长,焉知炎势王。
解衣盘礴卧,客至蒙见谅。
忆昨扈从年,孱躯昧自量。
跨鞍五六月,万灶逐焚炀。
渴饮道旁泉,形神聊一畅。
劳筋誓永息,疲马就閒放。
迹远倦驱驰,情孤惬宜当。
青蓝十幅布,气压锦步障。
即事不愿馀,休阴获微尚。
群来烛我室,火令方用壮。
谁能待凉秋,坐受骄阳亢。
贫家爱惜费,奇计役心匠。
架木于中庭,从乾取巽向(宅经云从乾向巽名入阴)。
东西墙所限,南北稍通望。
剖竹以为椽,缚绳乃施帐。
卷舒一夫力,自我创新样。
天亦无如何,居然听人抗。
片云风不散,赤日走其上。
但觉昼景长,焉知炎势王。
解衣盘礴卧,客至蒙见谅。
忆昨扈从年,孱躯昧自量。
跨鞍五六月,万灶逐焚炀。
渴饮道旁泉,形神聊一畅。
劳筋誓永息,疲马就閒放。
迹远倦驱驰,情孤惬宜当。
青蓝十幅布,气压锦步障。
即事不愿馀,休阴获微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家在炎炎夏日搭建遮阳棚的智慧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开篇用"奇峰突兀升"形容遮阳棚突然立起的模样,把普通家事写得像建造奇观一样有趣。接着详细描写搭建过程:选方位(按风水乾向巽)、利用有限空间、用竹竿绳子等简陋材料,展现穷人精打细算的智慧。
"天亦无如何"这句特别精彩——人用智慧对抗酷暑,连老天爷都拿他没办法。棚子搭好后,阳光在棚顶跳跃,主人悠闲躺着会客,与之前"跨鞍五六月"的辛苦差旅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用"青蓝十幅布"的朴素布料与贵族"锦步障"对比,突出普通人知足常乐的心态。全诗妙在把日常琐事写得妙趣横生,既有对抗炎热的智慧,又有对清闲生活的满足,读来亲切又充满生活哲理。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