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弟弟分别后所写的一首怀念之作,充满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期待。下面我来逐句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你理解。
首句“兄弟无聊各数年”意味着兄弟俩因为某些原因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相见了。在长时间的分隔后,他们相聚的日子显得尤为珍贵。
“东堂犹喜聚炊烟”中的“东堂”指的是家中的某个房间或客厅,这里写出了兄弟俩一起做饭、共享家庭温暖的场景,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家的温馨。
“翛然汝更寻灵照,别后吾知忆惠连”中,“翛然”形容自由自在的样子,这里写的是弟弟即将离开家,去探寻灵照(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个人,具体指向未明),而作者则知道弟弟走后会思念自己。这里“惠连”借用了谢惠连(谢灵运的族弟)的故事,这里用来比喻弟弟的才华。
“击汰便应从橹外”中的“击汰”是指划船时拍打水面的动作,这里写的是弟弟离开时可能会坐着小船,通过水面,远离家人。
“看书谁与共灯前”接着写的是在家里,作者回忆起与弟弟一起读书、谈天的时光,那种温馨、快乐的情景。
“明朝不待鼕鼕鼓,祇有关门及早眠”中,“鼕鼕鼓”指的是古代敲鼓催人入睡的声音,这里写的是明天早上不用等敲鼓催眠的时间,就可以早早休息。这表达了作者对兄弟重逢的期盼,希望能早日与弟弟再次相见。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使用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能够打动人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