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戍琅邪城诗

驱马一连翩,日下情不息。芳树似佳人,惆怅余何极。

薄暮苦羁愁,终朝伤旅食。丈夫许人世,安得顾心臆。

按剑勿复言,谁能耕与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家乡的思念,又有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开篇"驱马一连翩"用骏马奔驰的画面,生动展现了戍边战士奔赴前线的场景。"日下情不息"暗示从早到晚都在赶路,但战士内心的情感始终无法平静。这里既有对远行的疲惫,也暗含对家乡的牵挂。

"芳树似佳人"是个巧妙的比喻,把路边的树木比作美丽的女子,透露出战士对爱人的思念。"惆怅余何极"直接表达了这种思念带来的无尽忧愁。

"薄暮苦羁愁"写傍晚时分更添愁绪,"终朝伤旅食"说整天都为行军饮食发愁。这两句具体描写了戍边生活的艰苦,让读者感受到战士的辛劳。

但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了战士的豪情壮志。"丈夫许人世"说大丈夫既然来到世上,"安得顾心臆"表示怎能只顾个人感受。最后"按剑勿复言,谁能耕与织"最为有力——手按宝剑不再多言,保家卫国的时候,谁还能只顾耕田织布呢?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战士的矛盾心理:既有人之常情的思乡之苦,又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选择。这种真实的人性描写,让两千年前的戍边战士形象跃然纸上,也让今天的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把保家卫国的主题写得既有血有肉,又豪气干云。特别是最后按剑的动作描写,一个坚毅的战士形象呼之欲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