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
雪后江面净,客子不畏寒。
掀篷篷上坐,静见天地宽。
风平势未减,小舟荡渺漫。
万里莹无波,琼树幻翠峦。
大江此胜概,景与心会难。
须臾世界殊,月拥白玉槃。
凡身寄广漠,酒杯不可乾。
严冱何能禁,醉眠更已残。
掀篷篷上坐,静见天地宽。
风平势未减,小舟荡渺漫。
万里莹无波,琼树幻翠峦。
大江此胜概,景与心会难。
须臾世界殊,月拥白玉槃。
凡身寄广漠,酒杯不可乾。
严冱何能禁,醉眠更已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江面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在此情此景中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人的心灵之间的契合。
首先,诗的开头“雪后江面净,客子不畏寒”点明了时间背景——雪后,江面一片洁净,诗人作为旅人,不畏寒冷,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气度。接着,“掀篷篷上坐,静见天地宽”描绘了诗人坐在小舟上,掀开篷布,静静地欣赏着广阔的天地,感受到自然的辽阔与宁静。
“风平势未减,小舟荡渺漫”继续写江面的平静,虽然风平浪静,但小舟依然在江面上轻轻荡漾,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万里莹无波,琼树幻翠峦”则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平静如镜,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晶莹剔透的宁静之中,远处的树木如同玉树琼枝,幻化出翠绿的山峦,美不胜收。
“大江此胜概,景与心会难”表达了诗人对这壮丽景色的赞叹,同时也感叹这样的美景与心灵的契合是难得的。接着,“须臾世界殊,月拥白玉槃”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转眼间世界发生了变化,月亮升起,如同拥抱着白玉盘,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最后,“凡身寄广漠,酒杯不可乾。严冱何能禁,醉眠更已残”表达了诗人在这广袤天地间的渺小感,酒杯中的酒似乎永远喝不完,严寒也无法阻挡他的醉意,诗人在这美好的夜晚醉眠,直到天将破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江面宁静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安详。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壮美与人的心灵感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