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皇家祭祀典礼的场面,表达了君王对天地祖先的敬畏与祈求国运昌隆的愿望。
开篇用"合宫芬郁"描写祭祀场所香烟缭绕的庄严氛围,"彻垓埏"说明香气弥漫天地之间。第二句"治象阳明"以灿烂阳光比喻国家治理清明的景象,展现太平盛世的图景。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祭祀过程:先描写祭坛上云气升腾如同要下雨的自然奇观,暗示神灵降临;接着写君王傍晚时分仍保持警醒,体现其敬畏之心;然后点明祭祀对象是天地神明和祖先功德;最后用"既灌更祈"展现祭祀时反复献酒祝祷的虔诚仪式。
结尾将这场庄严祭祀比作永不熄灭的光明,祈求上天赐福,让国家基业延续万年。全诗通过宏大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古代皇家祭祀文化的精髓,同时传递出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期盼。
方逢辰
(1221—1291)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