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宫

路去丛祠修竹林,插天松桧卧龙吟。
翚飞朱阁阑干外,人在白云岩窦深。
落花半逐流水逝,黄鹤一去莫烟沉。
安得金丹蜕凡骨,一视往昔与来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道宫的超凡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凡俗的向往。

前四句写景:诗人沿着小路走向被竹林环绕的道宫,参天的松树像卧龙般低吟。朱红色的楼阁飞檐翘出栏杆之外,而修行者则隐没在白云缭绕的岩洞深处。这里用"插天""翚飞"等词突出了道宫的高耸气势,而"白云岩窦"又营造出飘渺神秘的氛围。

后四句抒情:诗人看到落花随流水消逝,黄鹤一去不返,联想到时光的无情流逝。最后发出感叹:怎样才能得到金丹脱胎换骨,获得看透古今的慧眼呢?这里的"金丹"代表道家修炼的至高境界,"蜕凡骨"暗示想要超脱凡尘的愿望。

全诗通过鲜明的景物对比(宏伟的建筑vs幽深的岩洞,永恒的松桧vs易逝的落花),表达了尘世变幻与仙家永恒的主题。最后两句的直抒胸臆,将整首诗的意境升华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之美。

李兼

(?—791)唐陇西人。玄宗天宝中,仕为校书郎。后为州司马,累迁大州刺史。代宗大历十四年,自秘书少监兼侍御史授鄂州刺史、当州防御使。德宗建中三年,改鄂、岳、沔三州观察防御使,讨梁崇义。襄阳平,加左散骑常侍。旋又副曹王皋讨李希烈,以泾原乱,遂止。贞元元年,为江西观察使。罢省军士,收其资粮,以为月进,希固恩宠。又进六尺高银瓶。人以此少之。七年,征拜国子祭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