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布谷》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农耕图景,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前两句"春雨园林布谷声,声声不住劝春耕":在春雨滋润的园林里,布谷鸟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不停地催促人们抓紧春耕。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布谷鸟的鸣叫比作劝耕的声音,既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又暗示农事的重要性。
后两句"双旌五马谁相问,此物频来似有情":那些坐着华丽马车的高官显贵们,有谁会来关心农事呢?只有布谷鸟频频飞来,似乎对农耕怀着真挚的感情。通过对比,讽刺了达官贵人漠视农事,反衬出布谷鸟的"有情"。
全诗通过布谷鸟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布谷鸟成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纽带,它的鸣叫不仅是春天的信号,更象征着对勤劳的赞美。诗人用浅显的语言,将深刻的民生关怀融入春日景象中,让读者在感受春天气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人文情怀。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