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览古·运渎

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凿都城引漕渠。
何事馁来贪雀谷,不知留得几年储。

现代解析

《金陵览古·运渎》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古代金陵(今南京)繁忙的运河景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

首句“舳舻衔尾日无虚”,描绘了运河上船只首尾相连、日夜不停的繁忙景象。这里的“舳舻”指的是大船,“衔尾”则形象地表现了船只紧密相连的样子,暗示了当时的运输活动极其频繁,经济繁荣。

次句“更凿都城引漕渠”,进一步说明了为了满足运输需求,都城还特意开凿了新的运河。这里的“漕渠”指的是专门用于运输粮食的河道,体现了当时对粮食运输的重视。

第三句“何事馁来贪雀谷”,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在如此繁忙的运输背后,却依然有人挨饿?这里的“馁”指的是饥饿,“雀谷”则是一个比喻,形容粮食的稀缺。诗人通过这一问题,揭示了繁荣表象下的社会问题。

最后一句“不知留得几年储”,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延伸。诗人质疑,尽管运输繁忙,但粮食储备是否能够长久维持?这里的“储”指的是粮食储备,诗人担忧的是,如果只顾眼前的繁荣,而不考虑长远的储备,社会将难以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运河繁忙景象的描绘,揭示了繁荣背后的社会问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和忧虑。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提醒人们要关注长远的发展,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繁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