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庭画松障歌
高堂谁画青松障,越柏下笔开殊状。小枝交错铁不如,大枝森竦剑相向。
笔驱元气天为泣,龙擘海水神俱王。沧江风雨六月来,白日雷霆九天上。
想当飞墨纵挥洒,应遣酣歌助悲壮。于时画者亦有人,柏也用意实豪放。
犹忆海虞山里时,往往见我索题诗。豪缣到手不暇择,烂漫图写宁复辞。
只今风流已冥寞,使我见之增叹愕。况当木落秋气悲,抚事哀吟忽如昨。
乌乎柏兮那复见,萧瑟凄风动寥廓。萧瑟凄风动寥廓,应有松子僧前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松树画作,并通过画作追忆已故画家柏子庭,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哀思。
开头先以疑问句引出画作——"高堂谁画青松障",点明这是柏子庭的杰作。接着用生动的比喻描写松树枝干的形态:小枝像交错的黑铁,大枝如出鞘的利剑,凸显出松树的刚劲有力。
中间部分用夸张手法表现画作的气势:画家运笔仿佛能驱使天地元气,让苍天为之哭泣;画中的松树如巨龙劈开海水,连神明都为之折服。六月风雨、九天雷霆的比喻,更强化了画作震撼人心的力量。
然后转入对画家的回忆:记得当年在山里,柏子庭常拿着白绢索要题诗,他总是豪放不羁地尽情挥洒笔墨。如今画家已逝,只留下这幅画作,在秋风萧瑟的季节更添悲凉。
最后以凄风中的松子飘落作结,既呼应开头的松树意象,又暗喻画家虽逝但其艺术精神永存。全诗通过"画松-忆人-抒怀"的结构,将对艺术的赞美与对友人的追念完美融合,展现出豪放中见深情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