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毛公洞六首 其六

偶因青鸟遂幽寻,翠壁苍崖白日阴。
三扣石扉人不识,满山松竹自悲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中偶遇一处幽静景色的情景。诗人通过“青鸟”这个象征,暗示了这次探寻是偶然的,仿佛是被自然引导的。他走进了一个被翠绿山壁和苍茫崖石环绕的地方,阳光被遮蔽,显得格外幽暗。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石门前叩门三次,却无人应答。这里的“石扉”象征着某种神秘或难以触及的境界,而“人不识”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感觉。最后,诗人听到满山的松竹在风中发出悲凉的吟唱,仿佛在呼应他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幽静自然中的孤独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松竹的悲吟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词的魅力在于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内心的共鸣,引发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