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公六椽庵

却因罪废觉于于,茶碗残编足自娱。
室比维摩无一半,屡将香饭致文殊。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因罪被贬的文人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的豁达与自足。

首句“却因罪废觉于于”,说的是诗人因为犯罪被贬,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荣耀。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感到绝望,反而从中体会到了某种轻松和自在。这里的“觉于于”可以理解为一种放下重担后的轻松感。

第二句“茶碗残编足自娱”,诗人用“茶碗”和“残编”来代表自己简朴的生活。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他依然能从这些简单的事物中找到乐趣,自得其乐。这表明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第三句“室比维摩无一半”,维摩是佛教中的一位居士,以简朴的生活著称。诗人将自己的居所与维摩的相比,意思是说自己的住处比维摩的还要简陋。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自卑或痛苦,反而更加凸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超脱。

最后一句“屡将香饭致文殊”,文殊是佛教中的智慧菩萨,象征着智慧和慈悲。诗人说自己常常将香饭供奉给文殊,这不仅是对佛教信仰的表达,更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体现。尽管生活简朴,但他依然保持着对智慧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豁达与自足。他放下了对物质的执着,专注于内心的平静和精神追求,从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