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八景 其六 军峰霁雪

危峰寒翳敛,天际玉嶙峋。
一柱擎晴汉,长河落晓旻。
光摇书幌曙,影晃画楼春。
玄圃琪花烂,贫家缟袂新。
松巢迷鹤梦,茅屋起龙鳞。
预喜丰年庆,讴歌祝圣神。

现代解析

这首《水南八景 其六 军峰霁雪》描绘的是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

首句“危峰寒翳敛,天际玉嶙峋”描写了雪后山峰的雄伟和清冷。高耸的山峰在寒雪中显得更加冷峻,天空中的云层像玉石一样层层叠叠,给人一种高远而肃穆的感觉。

接下来,“一柱擎晴汉,长河落晓旻”则进一步展现了雪后天空的晴朗和河流的壮阔。山峰像一根柱子撑起了晴朗的天空,长河在晨光中流淌,仿佛从天际落下,显得无比壮丽。

“光摇书幌曙,影晃画楼春”则转向了人们的生活场景。阳光透过书房的窗子,影子在画楼间晃动,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通过光影的变化,展现了雪后初春的温暖和生机。

“玄圃琪花烂,贫家缟袂新”描绘了雪后花园的美丽和贫苦人家的新装。花园中的花朵在雪后显得格外鲜艳,贫苦人家也穿上了新衣,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

“松巢迷鹤梦,茅屋起龙鳞”则通过松树和茅屋的意象,展现了雪后自然的宁静和乡村的和谐。松树上的鹤巢仿佛在梦中,茅屋的屋顶像龙鳞一样闪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最后,“预喜丰年庆,讴歌祝圣神”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神灵的感激。雪后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人们用歌声来庆祝和祈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它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