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颂

即心即佛无蹊径,非佛非心有变通。
直下两头俱透脱,新甸不在海门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心”与“佛”的关系,揭示了修行的本质。

首先,“即心即佛无蹊径”意思是说,心本身就是佛,不需要通过复杂的途径去寻找或修行。佛性就在我们心中,不需要外求。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觉悟和自性本具的佛性。

接着,“非佛非心有变通”则指出,如果我们执着于“佛”或“心”的概念,反而会陷入困惑。真正的修行不是固守某种形式或概念,而是要灵活变通,超越对“佛”和“心”的执着。

“直下两头俱透脱”进一步说明,当我们既不执着于“心”,也不执着于“佛”时,才能彻底解脱。这种解脱是直接的、当下的,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形式或理论。

最后,“新甸不在海门东”用了一个比喻,告诉我们真正的觉悟不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比如“海门东”),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修行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它就在我们当下的一念之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告诉我们,修行的关键在于觉悟自己的心,而不是执着于外在的形式或概念。真正的解脱是当下的,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这种思想简单而深刻,适合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释德光

释德光(一一二一~一二○三),号拙庵,赐号佛照,俗姓彭,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年十五,依本郡东山光化寺吉禅师落发。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大慧宗杲禅师南迁,望见而慕之。嘉定三年卒,年八十三,谥普慧宗觉大禅师。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有《语录》传世,见《续藏经》所收《古尊宿语录》卷四八《佛照禅师奏对录》、《续古尊宿语要》卷五《佛照光和尚语》。《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