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资港

孝陵未读柳州论,继世旋看祸乱纷。
讵可长江恃天堑,早教高港覆舟军。
金川守禦终无济,瓜蔓诛夷不忍闻。
一死齐黄难赎罪,独怜气节在斯文。

现代解析

《高资港》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忠臣气节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而“柳州论”则可能指明朝后期的一些政治争议或失败的政策。诗人感叹,尽管国家有着长江这样的天然屏障,但依然无法阻挡祸乱的蔓延。高资港的覆灭象征着明朝军队的溃败,暗示了国家的衰弱。

“金川守禦终无济”指的是明朝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而“瓜蔓诛夷不忍闻”则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让人不忍心去听。这些历史事件让诗人感到深深的无力与悲痛。

最后两句中,“一死齐黄难赎罪”指的是忠臣即使以死报国,也难以挽回国家的败局,表达了诗人对忠臣命运的同情。而“独怜气节在斯文”则强调的是,尽管国家衰亡,但忠臣的气节和精神依然值得敬佩,这种气节不仅体现在战场上,也体现在文化、思想之中。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歌颂了那些在危难时刻依然坚守气节的忠臣,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和对忠义精神的推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