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烟墩旅舍和壁间韵

君将西域景,领略客程中。
影顾鸿惊塞,声闻鹤唳空。
壮怀还说剑,浮迹远飘蓬。
要识彼苍意,宁嗟吾道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西域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豪情壮志又略带苍凉。

首联“君将西域景,领略客程中”直接点明主题:你(或诗人自己)正在西域的旅途中,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西域在古代常被视为遥远、神秘的地方,这里暗示着一段漫长而未知的旅程。

颔联“影顾鸿惊塞,声闻鹤唳空”用生动的画面和声音渲染旅途的孤寂与壮阔。大雁飞过边塞,身影惊动了寂静的关隘;鹤鸣声响彻天空,更显天地空旷。这两句既写实景,又暗含诗人内心的触动——或许是对边疆的感慨,或许是对人生漂泊的体悟。

颈联“壮怀还说剑,浮迹远飘蓬”转向直抒胸臆。诗人虽然心怀壮志,仍想谈论刀剑(象征建功立业),但现实却是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四处漂泊。这里有一种矛盾:理想很热血,现实却很无奈。

尾联“要识彼苍意,宁嗟吾道穷?”是诗人的自我宽慰和坚定:想要明白上天的安排(“彼苍意”),又何必感叹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呢?看似在问天,实则表达了一种豁达——即使前路艰难,也不轻易认输。

全诗的精髓
1. 西域风光的壮美与苍凉——通过鸿雁、鹤唳等意象,展现边塞的辽阔与寂寥。
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心怀壮志,却不得不面对漂泊的命运,但诗人并未彻底消沉。
3. 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道穷”(理想受阻),也不一味哀叹,而是选择坦然面对。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既有边塞诗的雄浑,又有个人命运的感慨,最终落脚于一种不屈服于现实的坚韧,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