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柔弱而坚韧的女子形象,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她的温柔与坚强。
前两句写女子在寒风中倚靠的身影,她亲手栽种竹子祈求平安。"翠袖亭亭"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姿,"慈竹"暗示她善良的内心。接着描写她消瘦的手臂连风吹都显得吃力,手镯也因消瘦而变松,这些细节生动展现她的柔弱。
但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她坚强的一面:她不怕辛苦为亲人捣药,细心劝家人多吃点饭。最后两句最动人——她难得偷闲托腮小憩,连写字作画的心思都没有了。这个细节既表现她的疲惫,又透露出她对家庭的无私付出。
全诗妙在通过"栽竹""捣药""劝餐"这些生活小事,塑造出一个外柔内刚的贤惠女子形象。最打动人心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这种日常中流露的温柔力量。诗人用"玉臂""银匙"等精致意象,让平凡家务也显得诗意盎然。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