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国家危难时刻的景象,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前两句"万里金瓯缺,谁堪赴国雠"用"金瓯"比喻完整的国土,现在却出现了缺口,问谁能挺身而出为国报仇。这里展现了国土沦丧的痛心和呼唤英雄的迫切。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保疆凭岳牧"说保卫边疆要靠地方官员,"急难藉群谋"说危难时刻需要大家共同出谋划策;但现实却是"烽火连河朔"(北方战火连天)与"笙歌闹石头"(南京城里还在歌舞升平)的鲜明对照,讽刺了统治者只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
最后两句"敌樯来海上,焦土遍神州"描绘敌人战船从海上入侵,整个国家变成一片焦土的惨状,将国破家亡的悲凉推向高潮。
全诗通过战乱与享乐、外敌入侵与内部腐败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统治者昏聩无能的愤慨,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语言简练有力,画面感强,能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民族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