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胜览

满地桑蓬属少年,出门自赋远游篇。
匡庐真面开屏玉,嵩华仙踪倚岳莲。
野市谁家濯春酒,邻船何处访秋弦。
老予牖下今头白,司马山川是梦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江山胜览》描绘了一位老者回忆自己年轻时远游的经历,以及对江山美景的怀念和感慨。

首句“满地桑蓬属少年,出门自赋远游篇”,写的是年轻时的豪迈与自由。桑蓬象征着漂泊的生活,少年时期,作者怀揣着对远方的向往,踏上旅途,写下远游的诗篇。这里的“满地桑蓬”展现了年轻人无拘无束、四处闯荡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匡庐真面开屏玉,嵩华仙踪倚岳莲”,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游览的名山大川。匡庐指的是庐山,嵩华则是嵩山和华山。这些山川美景如屏风般展开,仿佛玉石雕琢,仙踪隐隐,令人神往。作者用“开屏玉”和“倚岳莲”来形容这些山峦的壮丽与神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野市谁家濯春酒,邻船何处访秋弦”,这两句写的是旅途中的生活细节。野市上,有人家在春日的阳光下酿制美酒;邻船上,秋日的琴声悠扬,仿佛在邀请人们一同欣赏。这些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美好,展现了旅途中的闲适与惬意。

最后两句“老予牖下今头白,司马山川是梦缘”,作者回到现实,感叹自己如今已年老,白发苍苍,只能坐在窗下回忆过去的远游经历。那些曾经游历的山川美景,如今只存在于梦中,成为他心中难以忘怀的缘分。这里的“司马山川”可能借用了司马迁游历山川的典故,暗示作者年轻时也曾像司马迁一样,四处游历,见识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豪情与老年的感慨,表达了对江山美景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作者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幅江山胜览的画卷,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抒发了人生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