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雨中迟公漪不至

夜梦罗浮春,碧桃千树霞。
醒来枕上雨,落尽城中花。
东风冷笑人,谓若坎井蛙。
当门列雉堞,云雾重周遮。
我懒不能出,招呼及邻家。
速客客不来,举杯还自嗟。
一欢难强致,由命匪由他(用昌黎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在雨天等待朋友却迟迟不来的失落心情,用梦境和现实的对比来展现美好期待与残酷现实的落差。

1. 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开头用"夜梦罗浮春"描绘了一个极美的梦境——满山桃花如彩霞般绚烂。但醒来后却是"枕上雨",城里花朵都被打落。这种强烈反差凸显了现实的残酷。

2. 拟人化的东风:把东风比作一个冷笑的旁观者,说诗人像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窄),暗示等待朋友这件事本身可能就不切实际。

3. 环境烘托心情:用"当门列雉堞(城墙)"、"云雾重周遮"形容门前景象,这些阻碍视线的景物其实是在表现内心的阻隔和郁闷。

4. 等待的焦灼:诗人先是懒得出门,后来忍不住去邻居家打听,再到"举杯自嗟",这个递进过程生动展现了等人不来的焦躁和无奈。

5. 哲理升华:最后引用韩愈的话,点明人生真理——快乐不能强求,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这个结尾让普通的等人小事上升到了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得曲折动人,用桃花梦、冷笑的东风等形象表达抽象情感,最后落脚到人生感悟,既接地气又有深度。我们生活中也常有这种"等朋友不来"的经历,诗人把这种小情绪放大后,反而让我们看到了自己。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