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纪事 其三

泉水已出山,宁复论清浊。
生为浑河官,遑问泥涂辱。
荒廨八九楹,中宵忽颠覆。
妇孺出仓皇,陂田立如鹄。
官作有严程,胡能顾骨肉。
平时缓绸缪,临事苦督促。
畚锸敢后期,薪刍奈弗属。
弗属苇代之,急以竟此局。
天意未可知,波涛日洄澓。
慷慨慕前贤,危堤不转足。
千金未易偿,一死犹可赎。
功名蜗角微,宁忍付蛮触。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治河小官的艰辛与坚守,展现了底层官吏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担当。

开篇用"泉水出山"比喻官员上任,说既然当了浑河(永定河)的管理官,就顾不上计较环境脏乱差了。接着生动描写了洪水夜袭的场景:破旧的官衙突然倒塌,妇女儿童惊慌逃出,像受惊的水鸟站在田埂上。官员虽有家小要照顾,但治河任务紧急,只能狠心不管。

中间部分刻画治河的艰难:平时准备不足,临时拼命赶工。没有足够的草料就用芦苇代替,只想快点完工。面对反复无常的洪水,这位小官却像前辈贤臣一样坚守堤坝。最后点出全诗主旨:用生命守护堤坝或许能赎罪(指治河不力),比起为蝇头小利争斗的官场,这种牺牲更有价值。

全诗通过治河小官的视角,展现了天灾人祸交织下的官场生态:资源匮乏、任务艰巨,但仍有坚守职责的普通人。最打动人心的,是那位站在危险堤坝上不肯退步的身影,用生命诠释了"功名不如责任重"的朴素信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