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过后、春天临近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复杂的心境,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乡之情。
前两句用生活细节展现季节变化:绣花窗边因白昼变长而多添了缝线时间,古人测量时间的器具(琯)里灰烬浮动,烛光下日影开始回转——这些都是冬至后白天渐长的自然现象。
中间四句通过动物和植物的变化表现冬春交替:大雁随着北风飞越山河,龙(象征阳气)潜伏在江海之下等待春雷;柳树嫩芽像刚睡醒的眼睛偷看春天,但梅花还没完全绽放,不能伴着饮酒。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让自然景物鲜活起来,传递出春天将至的讯息。
最后两句转折到诗人自身:身边堆满药包和书籍,暗示诗人可能抱病在身或生活清苦。年关将近的琐事和漂泊在外的乡愁一起涌来,"漫相催"三个字透露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全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悄悄流露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羁旅思乡的淡淡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