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董参政送杨季常诗韵

总戎戡定称雄豪,帐下有客如枚皋。
笔端霜气塞关口,貔貅万队无哗嚣。
山环壁垒拥节旄,民亦捍敌持弓刀。
平生意气感知己,国步如此忧叨叨。
宰臣动喜片语褒,两眼如月鉴履操。
烧原难留狡兔穴,海涛不撼游龙艘。
人主当念阃外劳,不独相业归萧曹。
时平班师拜阙下,遥睇虎豹天何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与部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提到这位将军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帐下有像枚皋这样的能人异士辅佐。他们的笔锋如霜,气势如虹,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默默无闻地执行任务,毫无喧哗。

诗中还描绘了战场环境,山峦环绕,壁垒坚固,将军手持节旄,指挥若定。民众也拿起武器,参与保卫家园。将军与部下之间有着深厚的信任和感情,他深知国家命运多舛,内心充满忧虑。

诗人提到,宰臣(高官)对将军的只言片语的赞扬,将军却心如明镜,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操守。诗中用“烧原难留狡兔穴,海涛不撼游龙艘”来比喻将军的坚定和不可动摇,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不会被撼动。

最后,诗人呼吁君主应当重视那些在外征战的将领的辛劳,不仅仅是将功劳归于朝中的文臣。将军在平定战乱后,班师回朝,仰望天空,感叹天高地远,表达了一种功成名就后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军人的忠诚、勇敢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君主责任感的呼吁。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气概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