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间亭子的宁静景象,充满自然野趣和淡淡的春愁。
前两句写刚停雨的山景:雨后天晴是件幸运事,但微风吹来仍带着寒意。这里用"幸"字透露出诗人对好天气的欣喜,而"峭寒"又暗示早春的凉意还没完全消退。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山间动物:远处山峰常年积雪,湍急的溪水因水量减少("杀"指水势减弱)不再汹涌。野鹿叼着灵芝跑过,竹林中隐约可见山鸡探头张望。这些画面像一组电影镜头,既有静态的雪山,又有动态的动物,特别是"含芝""隔竹"的细节,让整个场景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转向抒情:粉红的桃花大多已凋落,春天就要这样结束了吗?诗人用"奈春残"三字,把对春光流逝的无奈轻轻道出。凋落的桃花与开头的雨后凉意呼应,形成完整的春日将尽的意境。
全诗妙在把普通山景写得生机盎然,既有"野鹿山鸡"的野趣,又有"碧桃凋落"的淡淡伤感,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清香,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