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衡州守岁同子馀

饯岁杯宽,偎人烛短,年年节序空惊。
染柳薰梅,东风渐入邮程。
谁家弦管终宵聚,伴关山、腊鼓同听。
怎禁他,一夜清樽,老尽吟情。
回灯试就家园梦,奈行云输与,马影鸡声。
剩有新愁,待教重付平明。
他时芳草江南满,叹迢迢、春路难经。
最回肠,能几花前,更续馀酲。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除夕夜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守岁时的复杂心情,主题围绕"时间流逝"和"羁旅愁思"展开。

上阕(前八句)从守岁场景切入: 1. 开头用"酒杯宽、蜡烛短"的对比,暗示时间在饮酒中快速流逝,带出"年年虚度"的感慨 2. "东风渐入邮程"用拟人手法,说春风像邮差一样按时到来,突出节令更替的不可抗拒 3. 听到别人家通宵奏乐,反衬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腊月鼓声更添边关凄凉 4. "一夜清樽老尽吟情"是词眼,说除夕独饮让人诗兴全无,暗含年华老去的伤感

下阕(后八句)转向思乡情绪: 1. 想梦回故乡却睡不着,用"行云输给鸡鸣马叫"的比喻,说黎明来得太快 2. "新愁"要留到天亮处理,写出愁绪的延续性 3. 想到未来江南春色虽好,但路途遥远难以到达,表达羁旅艰辛 4. 结尾最动人:反问还能有几次在花前饮酒的机会?将人生短暂的哀愁推向高潮

全词妙在: - 用"酒杯、蜡烛、鼓声"等具体事物承载抽象的时间感 - "东风邮程""行云输给鸡鸣"等新鲜比喻 - 从当下守岁延伸到对整个人生的思考 - 语言看似平淡却暗含深沉情感,典型体现了文人羁旅时的细腻心境

0